青年醫學研究論壇:嚴峻系統壓力 實用突圍建議 YMRF2013

報名前的猶豫 到課後的踏實


作者:台大醫院 沈耿仲 醫師


    此次活動是我第一次參加,從開始報名的猶豫到如今的踏實,是我最大的轉變。七千八百元對於一個甫退伍才當 PGY 醫師沒多久的年輕人,差不多就是一個月的生活費。但是為了學習,為了體驗大師的風範與人生智慧結晶,在朋友的鼓勵之下,我終於報名參加了!

        值班後的早上,匆匆的交班結束,跳上計程車直奔台大集思會議中心。可惜已經錯過蔡醫師的開場,迎面而來的是一顆彩色有著不斷轉動齒輪的大腦,令人驚豔的動畫技術,美麗的色澤對比出人類應該用腦力來思考的重要。在今天,醫學是一個奴隸的制度,喔不是奴才的制度,許多人為了眼前的近利不知不知失去了許多,甚至身在困境卻不自知,何等可悲令人警醒。

        陳醫師對於健保資料庫的應用與活用,令人望塵莫及,遠離台灣後在國外的衝刺,原來我們有這麼大的潛力,只要脫離這不人性的環境。

        吳醫師的重點明確,不愧是外科醫師簡潔俐落!外科醫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刀開好,這是一條學武的道路,無論如何,練功最重要,只要把刀開好,循環才會順,病人照顧的時間才會少,這樣才有更多時間去做研究去精進刀藝,一個好的循環才有機會好好練習內功,也就是研究之路。

        外科給我的印象就是只會開刀無腦的人,但是在吳醫師身上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典範,原來外科醫師也可以如此的顧家、兼顧運動與健康、有寫了許多的文章!

        外科的研究方法有三種,第一種就是發表一個創新的開刀方法,雖然很難但是這是最重要的發明,可遇不可求,畢竟要窮一生之力才有機會把手術的方法往前推進一點點。第二點就是寫相關的適應症,這樣就很好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研究的題才比較好蒐集。第三點就是寫併發症,外科醫師都不喜歡併發症,但是對於別人發生的併發症就很有興趣,如同蔡醫師一開始所說要站在審閱者的角度。併發症的處理與生的原因,若是有很好的分析一定可以登上好的期刊。一個外科醫師一定會有併發症,如果沒有,不是太笨不知道那是併發症,就是刀開太少沒有經驗,所以併發症的處理是很好發揮的主題。

        蘇醫師無疑是個天才,不只有頭腦也有機會與能力,才有機會在健保的烏煙瘴氣中,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他說健保在逐漸限制給付範圍的同時,所讓出的空間就是他的機會。產科在他手中不再是慘科,而是明日之星。這次課程,令人的心胸可以打開,眼界更上一層樓,許多的思考都不斷被挑戰,雖然很貴但是很值得,這樣的智慧可以聽到非常感謝。但是要應用要學習,否則就像船過水無痕很快就會忘記了。每個講者前輩的話語都是智慧的結晶與遠見,非常感謝!




到新思惟網站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