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醫學研究論壇:嚴峻系統壓力 實用突圍建議 YMRF2013

瀰漫濃厚人文氣息的研究論壇


作者:國泰醫院 鄭喬峯 醫師



        10/23 的青年研究論壇,是個激勵年輕一輩的醫師走出困境、建立自信的論壇。

        對於年輕一輩的我們來說,在醫療工作中打拚總有種看不到未來的感覺。超時工作、值班、惡化的醫病關係、以及因為工作而失衡的個人生活與家庭等等,都讓人感到焦慮。在醫院裡看到的中生代或年輕主治醫師,也都在繁重的醫療業務、行政瑣務、研究......等等之間忙得人仰馬翻。自己踏入臨床之後,每天忙碌加班、回到家繼續做報告念書,真的有空停下來喘口氣時,卻被這種對於未來的不安感壓得快要窒息。

        我們這樣子努力工作,真的會有比較好的未來嗎?我們有沒有其他的選擇?

        而這次的論壇,似乎給了我們一些答案。

        活動一開始,蔡醫師就點破了當前的系統性困境,並希望藉由提供幾位前輩如何在資源困難仍能做出好研究的經驗分享,讓年輕一代有機會走出自己的路。

        接下來的幾位講者分別由各個面向來做分享,邱醫師以資訊和網路突破資源貧乏的困境、陳醫師點出學術網路的控制面向後說明健保資料庫的潛力與較不受資源限制的特質、蔡醫師分享了在學術投稿的秘訣、吳醫師談到外科醫師工作重心分配與投稿重點、蘇醫師談創造獨特性、做對的事情與團隊合作的重要、賴醫師則鼓勵我們從日常工作找研究課題、注重研究質量而非數量等等。

        整體而言,講者們都強調了系統給予的限制、承認年輕人研究的困難、與個人改變系統問題的困難性。但也點出研究與增加影響力能夠帶來的價值,並可能成為個人脫困的助力。最後跟蘇醫師與蔡醫師的 Q&A 中,也隱隱約約地讓我們看到了某種現行制度之外的可能。

        對新一輩的我們來說,累積實力、找到有機會的領域後開始衝刺、集中資源以擴大影響力、傳承經驗讓更多人得以突破並合作的進程,是個相對務實、且能最大程度堅持夢想與個人成長的路。講者們提供的在資源困乏中持續研究的經驗,也為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

        而最讓我感動的,是在論壇中雖未直接挑明,但卻濃厚地瀰漫在議程設計之中,關懷「人」本身價值的想法。無論是關心系統對於年輕一代的壓迫、協助個人生涯發展、或是特別放入工作如何和生活平衡的部份等等,都是主辦單位關懷人性的表現。

        這樣的設計平衡了對於臨床與研究工作的強調,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先是個「人」,才是「醫療人」的定位;同時,也再次跟新生代追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做出了對話與回應。蔡醫師在手冊裡所說的:「我從醫療開展了研究,由研究走向了教學,自教學中領悟到育兒秘訣。對我來說,這......是一件事情:『怎麼分配有限的人生資源』......不同的階段,放的比重不同而已......」我想是在整個論壇之中,除了如何突破困境之外,主辦單位默默迴盪的弦外之音吧。(編按:的確是的,這是我們偷藏的彩蛋,謝謝您細膩的觀察!)


喜歡新思惟國際的活動嗎?追蹤我們,由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