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醫學研究論壇:嚴峻系統壓力 實用突圍建議 YMRF2013

創新之前 先站穩自己的專業


作者:台大醫院 林彥安 醫師


        Apply 的季節,自己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這樣的情境下,繼上一次的簡報課程,我選擇再一次來參加蔡醫師的課。儘管離研究的路尚稱遙遠,也不確定自己是否能走上學術一途,但事情並非與我無關,因為我想改變。

        如同陳育群醫師所說:這個系統就是想凹你,給你的路都是很爛的。就算順利 apply 上自己的理想科別,如果只照著環境現有的路走,那我想也不會有多好的結果。無論是選擇何種生涯規劃,都會遭遇到相同的問題:系統性的打壓,階級的層層剝削,自己雖涉世未深,卻也略知一二。

        活動開始後,我很快的發現,這堂課不只是引導人如何做研究,更是生涯規劃的指引。六位講台上的高手,都以他們不凡的成績,走出了自己的路。充滿困境的年代,想要異軍突起,靠的是另闢蹊徑,靠的是創新。勳哥說:「創新,就是把不同的要素結合起來」。但一場一場的演講聽了下去,卻又發現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坐在我旁邊的,是認識五年的內科學長,就如同帶領當年還是 clerk 的我一樣,他 teaching 道:「他們之所以能做出與眾不同的事情,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很聰明,底子夠好,所以學什麼都很快。」我想人人天資不同,投入本業以外的領域,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出頂級水準,這點現實上的差距的確是蠻殘酷的,想要突圍,還是要擁有超凡能力的人,才比較有下注的籌碼。而且是已經經過很長時間的累積,經過一萬小時的有效練習,長達數年的沉潛,才能說在機會來臨時,自己是那個準備好的人。這些條件或資本,都不是一蹴可幾,一步登天的。

        不過,儘管跨領域的創新令人嚮往,吳昭慶醫師卻說:「先會開刀才會寫論文」,表示外科最重要的,還是手術的品質,而任何領域最重要的,也還是做好自己的本業。蔡醫師和其他前輩,也是在放射科及其他發跡的領域做的非常好,有無可動搖的基礎之後,才有本錢談附加價值,談創新、談整合。如果自己的專業不受他人信任,當機會來臨時,別人也不會找你當戰友。

        看看台上的風光,回頭看看現在的自己,其實尚未在醫院中站穩腳跟。而陳醫師的 slide 上所寫,PGY 就是被要求「好好值班,好好 apply」,我想並非挖苦的風涼話,而是提醒著,要打好醫學的基礎,在基本面上好好準備自己,建立自己的品牌,到了擁有選擇權,能規劃自己的人生之時,才會擁有跨出那一步的本錢。


新思惟國際,持續傳授高手修行精華。欲知最新活動,歡迎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