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胖文青,年輕時,受村上春樹開始寫作的故事啟發,總覺得自己的名字如果能印在雜誌上,白紙黑字,應該是不錯的事情。
剛出社會,住院醫師訓練時,也不知道自己的機會在哪裡,反正就是到哪科、學哪科,每科都拼啊,神經放射學、骨骼肌肉放射學、超音波、腹部放射學、泌尿放射學、介入性放射學的教科書,都挑一本看完,「每一頁」都畫線寫重點的那種程度喔!但還是看不到自己的未來。
後來,遇到胸腔放射的專家前輩,李覃主任,對我很好,不太給我限制,我對這門學問就多了點興趣。過陣子,科內買新機器,心臟血管電腦斷層沒人做,主任要我做,我就做了。回頭想,其實沒人做的領域,困難多,但限制少,比較適合我。
剛開始投稿,先投國內期刊,想說容易點,結果被要求修改數十點,批評意見都很奇怪,口氣威權但沒有道理,所以我決定抽回稿件,直接走向國外。
我想,或許「蔡依橙」在國內投稿,新名字、年輕、住院醫師、有自己的想法,會有負面效果,那我就用 I-Chen Tsai, MD,投稿到沒人認識我的地方吧。不用特別照顧我,給我公平的機會就好。
我想問你的是:撇開道德是非,你曾注意到自己,是否得到公平的機會嗎?事實是,在一個不公平的系統,去抗爭、去吵,效果都是很有限的,還會被系統辨認成反動份子,啟動忽視與排除機制。不如,就直接走向一個機會更公平的地方。
「天下之大,豈無我容身之處?」
然後,我找到了兩本期刊對我很友善 (Pediatric Radiology &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欣賞我的創意與突破,便開始大量的連續發表、獲得國際知名度,進入國際學會、認識許多國外朋友,也完成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研究」,當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決定要做了,就該用有效率的方法,選擇有機會的路徑,而非虛擲自己的人生。
這 20 分鐘,將與你分享,我學術發展中,最重要的三個策略,這些與眾不同,但卻正確的策略,如何讓我的視野與成績,能在短短幾年內,從被國內拒絕,走上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