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醫學研究論壇:嚴峻系統壓力 實用突圍建議 YMRF2013

餘波盪漾


熱烈迴響



問卷回饋

「這次活動,我們最開心的,是「每一位」演講者,都讓不同族群的學員,被啟發、被深刻感動。」


講者心得

「有人猜測,蔡 P 給講者龐大的壓力,講者都上過簡報課程,至少,也該有事前演練吧?不然,怎麼流程這麼順,時間精準,投影片都有水準以上的表現,卻兼具個人風格?我邊看邊偷笑,沒有,完全沒有~」


長期追蹤



編輯特選

跑吧!兩公里而已! (侯松谷 醫師)
『「幫大哥去牢裡蹲幾年,出來以後一定會重用你。」「幫體系去衛星醫院幹幾年VS,有缺馬上調你回來。」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嗎?』

其實這是一場黑道養成教育 (劉沁瑜 助理教授)
「研討會第一節聽到蔡 P 的演講,我突然發現我活到 37 歲才理解的事情,女兒在 7 歲就知道了。我們都在這個世界裡的規則中行走,但從來不去問,或是沒力氣去問這個規則好不好、合不合理或是 得。」

「這些年,醫界的大家愈來愈憤怒,愈來愈絕望。蘇醫師的模式,給了我們莫大的鼓舞。」

「邱建勳醫師在課程中提到「蔡依橙醫師是個天生的教育家」,除此之外,我還認為蔡 P 還有點「精神科醫師的特質」。」

「大四那年,我面臨更大的衝擊:當時已是醫學中心資深主治醫師的父親,在執行完當天手術後一覺不醒。」

價值顛覆又渾沌的時代 (曹智惟 醫師)
「這次老婆說要報名一起去上課,基於上次去彰濱上課的經驗 (編按:請見這裡這裡),我連忙說好,第一時間掏出提款卡帶她去轉帳。」

「走出會場,為了讓腦子有片刻寧靜來整理思緒,我刻意不走進人群擁擠的捷運站,一個人走在繁華熱鬧的公館商圈。」

一輩子難忘的啟發 (徐堯 副教授)
 週日,當我在檢視手機中於論壇當天所拍攝的照片時,不禁大笑問到,你去參加什麼會議啊?講什麼東西啊?「我喜歡這一張」、「我喜歡那一張」、「我喜歡這張的文字」。在旁邊看著她一張張的由後往前翻,我也藉著一張張的照片,回顧我該天的收穫與感動。」


想變強?去站在比自己更強的人旁邊吧!


作者: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特邀講者 賴奕菁 醫師

(Photo via InnovaRad Inc.)

       我是個公費生,專科受訓完下鄉是既定的宿命。

       在鄉下榮院還做啥研究?沒辦法,日子太無聊,不做研究更苦悶。進修念書?真心話是,為了要逃離醫院的權宜之計,透氣用的。最後,竟然搞到 SCI paper 數十篇,分 authorship 只能撿 corresponding author 掛的局面。

       既然學位與論文都有,索性前進醫學中心去拿個教職。熬到教職之後,看著那毫無質感的聘書,真是被騙了,X (我很注意不說「靠」~)

       三張王牌都集滿了,傳說中的保障咧?原來,那個傳說流傳多年,早就過了有效期限啦~

       主管職也是,惡鬥啊,刀光血影中,杯酒釋兵權。背上的暗箭加心口上插著的刀,讓鮮血淋漓的我,赫然領悟到所謂的行政歷練,也不過是資方剝削的某種形式:利用頭銜與使命,擠乾你的所有心力,用盡了,換下一個...

       對資方而言,不管換哪一個都一樣,受雇的專業人員即使爬到院長的位置,永遠只是打工仔

       很痛的領悟,但希望還沒太晚明瞭。我與丈夫商量完就擬定拔營計畫,兩人花了一年的時間陸續離職,籌備診所,同時學習開業術。既然賺不了大錢,那就回鄉照看父母,學以致用。已經不願再應付醫院的失心瘋(評鑑、升等、臨床、研究、教學通通要做...拿給猴子的薪水請超人喔?),惟有自行開業一途了。

       轉變成開業醫,我正打算封印人生的前半段之際,竟接到了蔡 P 的邀請。雖然身為 SillyDuck 的鴨粉,對蔡 P 的景仰如滔滔江水~,我們可是素未謀面哪!連我的聲音都沒有聽過,竟直接邀我擔任講者?蔡同學,你一定是有甚麼地方搞錯了...不怕我砸了你的場嗎?(編按:還真的不怕 XD)

       真正的原因,蔡 P 沒有正面回答過我。(編按:精神科醫師好犀利啊!facebook 有講了啦,就是直覺,或者科學點說,許多前半生累積的細微決策與經驗,所累積的。) 我私心推測,要不是他眼光獨到,直覺判斷超強,那絕對是賭性堅強。總之,就是強。(聳肩)

       我花了三個月一邊回顧自己跌跌撞撞的前半生,一邊將種種領悟萃取入講稿,就以此封印自己的過往吧!用三個月準備,只為發光三十分鐘...

       比起其他講者,我根本不能算大師、強者。絲毫不敢鬆懈的準備,為了不能砸了新思惟的招牌,更為了站在他們之中,不能遜色太多。(期望完全不要被發現有落差 ><) 

心得一:跟比自己更強的人交朋友,能逼迫自己進化。

       當講者的附加價值還有:免交報名費、直接升等第一排(接口水)的貴賓席。我兼任粉絲與聽眾,接受著強烈的心靈震撼,太神了,怎麼能這麼神?啊,原來人生還可以這樣活!有這種方法,有這種選擇?(因為應付生活而選擇拋棄、遺忘的...慢慢在心裡復甦了。) 趕回診所看夜診的我,感覺能量滿滿,人生急轉彎所致的陰霾,一掃而空!

心得二:與其困坐愁城,不如抬起頭看看別人。

       以往演講結束後,我都很後悔自己幹嘛又接了演講。因為,傳統的演講形式僅止於單向傳輸,講者被拱上台獨自面對漠然的聽眾,嘎然而止的散場...過後每每讓我情緒低落好些日子。(Post-speech depressive syndrome,賴氏精神病理學)

       神奇的是,當晚此症狀還來不及發作,我就被如潮水般的回饋文章淹沒了(~),沉浸在聽眾的角度,自己的共鳴之中,持續地反思,接收著聽眾傳輸回來滿滿的正向能量!(謝謝你們,謝謝新思惟。)

心得三:用心的主辦單位,讓你教學相長。無心的主辦單位,讓人黯然舔傷。

       當看到新思惟使用「一期一會」為此次研討會做宣傳時,真是直接敲進我的心坎裡,因為我的內心也適用這四個字定位此次登台。不管新思惟未來會不會再辦類似題目的會議,我都不會再講這個題目第二次了。

       畢竟,封存起來的前半生,哪能拆開來再封一次?

       我不會再回到現在這個狀態,因為休息夠了,掏出地圖,我將會熄滅火堆,拔營,往下一座高峰邁進。

       其他的講者呢?我想,應該是望塵莫及了吧!(遠目)

心得四:商品限量是假的。人,才是獨一無二的;人才,也是獨一無二的。

       有人猜測,蔡 P 給講者龐大的壓力,講者都上過簡報課程,至少,也該有事前演練吧?不然,怎麼流程這麼順,時間精準,投影片都有水準以上的表現,卻兼具個人風格?

       我邊看邊偷笑,沒有,完全沒有~

       壓力只有自己給的,沒有蔡 P 給的。我們只通過一次電話,11/23 中午第一次見面。換成你,你敢相信未曾謀面的我嗎?(哈哈) 簡報課程?因為我長年在後山,才剛搬回來,還沒有機會去。

       投影片?看 SillyDuck 的部落格教學,偷看邱建勳醫師的網路評論...(自首) 事前演練?連面都沒見過,BJ4

       這些都沒有?為什麼當天卻無絲毫違和感?蔡 P,你說說看?

       (編按:被點名揪出來回答啊 XDD 因為,有強烈成就動機的人,不會砸了自己的招牌。因為,有良好品味的人,會從邀請細節,評估這個活動值得多少時間準備。因為,新思惟只做好一件事:準備一處理想花園,讓您耀眼光芒照遍。)


這應該是一年來做過最正確的決定


作者:亞東醫院 PGY 王姿文 醫師

(麻辣女醫賴醫師的英姿,與讓我莞爾回味良久的一張投影片。)

自從進入臨床,看著這艘鐵達尼號慢慢下沉,耳邊充斥著各式令人洩氣的消息,說不惶恐是騙人的。現在又值申請住院醫師之際,到底是要英雄般地與船共存亡,追隨人群搶登救生筏,或甚至乾脆跳船在海中另覓棲所,都不是沒有想過。

[活動攝影] 一期一會 相逢最是珍貴



        每次的相會,都是難得的緣份。這樣的偶遇、這樣的對話、這樣的笑容、這樣的啟發。一期一會。

        精通研討會攝影的 Jack Chen 與其專業團隊,幫我們用影像,記錄那些美好時光。點擊照片,進入燈箱模式,用左右鍵,瀏覽全部照片。

        把回憶,安靜留在這裡,帶勇氣,尋找生命意義!

其實這是一場黑道養成教育


作者:輔仁大學 營養科學系 劉沁瑜 助理教授




這不是直銷激勵大會,也不是醫界與學術界的造反,我們只是在這條路上有一點疑問和困惑,希望有人願意分享自身的經驗作為借鏡,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給後進一些安定的力量。


為了避免參加太多次被誤認為是新思惟的樁腳,大概簡述一下我的感想:

1. 蔡醫師的演講更將痞子蔡的精神發揮到淋漓盡致。
2. 吳醫師應該換張大頭照,免得本人實在太年輕,感覺內外功練起來有回春的效果,和解盤大師的印象無法結合。
3. 陳醫師 paper 的速度實在有激勵到人,這一點自己要好好反省一下。
4. 蘇醫師是教授界的金城武,他告訴我們如何在黑道養成教育中如何成為大哥、如何金盆洗手開創事業高峰,報名費,光是這一場就值得了。
5. 賴醫師的自信與堅定成為很多女性醫師與研究人員的模範,日後可以開「如何成功馴化先生與小孩」、「醫生娘 100 招之類的工作坊,一定會大受歡迎。


前一晚七歲的女兒在寫功課,突然問我一個問題:

女兒:媽媽,大家怎麼知道甚麼東西是是甚麼東西?
媽媽:?
女兒:舉例來說,杯子為甚麼叫做杯子?
媽媽:大家會漸漸統一把東西歸類,就約定好,以後杯子就叫做杯子。
女兒:(很激動地說) 為什麼你們大人統一的東西,我們小孩就一定要學,這不公平。


研討會第一節聽到蔡 P 的演講,我突然發現我活到 37 歲才理解的事情,女兒在 7 歲就知道了。我們都在這個世界裡的規則中行走,但從來不去問,或是沒力氣去問這個規則好不好、合不合理或是


有人說:
我沒有兩億,哪有可能自己開業?
學刀都來不及睡覺了,做啥研究?
我內專一次就過,所以無法體會研究的重要?
我不會統計和資料庫,哪裡可能做健保資料庫?
我老公要我好好顧家,所以不用拍桌子爭當主管。
我老婆沒辦法在我身邊一起工作,所以我無法成功。
我又沒有去德國留學,也沒有同學在台灣跟我接軌寫 paper


是的,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沒有人是一模一樣的,我們要學習的是堅定自己的意念、打破被奴化的遵從、了解未來世界的需要,然後好好的準備自己、規劃人生、平衡家庭和內在的自己,好好地擁抱家人。

好聽的話寫出來就像屁話,但屁話總是最重要的,如果當鴨子,就要當霹靂鴨;如果混黑道,就是要當大哥。這是我當天最深的啟發。


想追蹤新思惟國際的最新活動嗎?由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