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醫學研究論壇:嚴峻系統壓力 實用突圍建議 YMRF2013

非常實用的突圍建議


作者:台大新竹分院 神經外科 李建勳 醫師


        最早接觸蔡依橙醫師網誌的緣起,是想從臉書上的各種討論中尋求一些醫療困境可能的出路。在醫學的、非醫學的討論中,常常可以看到蔡醫師獨到的見解。閱讀網誌裡實用的文章,也了解到蔡醫師除了自己的醫學研究已經在世界站穩腳步,還有願力提攜後進。前幾次的研討會都獲得眾多參與者相當正面與踴躍的回應,而這次的研討會主題正好切中我的實際需求,所以在九月底就投資了自己這次的活動。

        由於我是外科醫師,最近也想從健保資料庫尋找臨床問題的答案,所以在研討會之前就很期待吳昭慶醫師和陳育群醫師的講授。在目前的工作中,我常常覺得照顧病人、看門診和手術就占掉幾乎所有的時間,下班後僅存的一點時間就是陪陪家人,哪來時間寫論文?不過吳醫師提出的解決之道是:先把刀練好,病患手術後不需要太多照顧,就會有時間,而且論文的寫作可以精進開刀的細節,讓刀開得更好,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

        吳醫師也提出外科論文可以思考的方向:包括技術的創新、適應症的細分群、還有併發症的處理與追蹤。其中併發症部分的討論最能引發我的共鳴,因為臨床上碰到併發症的時候,往往我們會想知道其他醫師會怎麼作?會不會有長期的併發症?雖然師長可以提供我們一些建議,但罕見的併發症就必須藉助網路的力量,搜尋世界上可能的解決方案。若是別人還沒有好的解決方案或是長期追蹤的結果,自然可以成為有教育意義的期刊內容。

        至於陳育群醫師講健保資料庫,更是讓我大開眼界。由於他能掌握資訊技術與醫療專業,健保資料庫在他手中真的發揮得淋漓盡致,舉凡:疾病世代追蹤、手術療效評估、荷爾蒙實證研究、中藥治療圖譜、醫師教育訓練成效、大規模疫苗接種效益、民眾就診行為分析等等……,這些我之前有想過或沒想到的研究類型,陳醫師都已經實際寫成期刊文章。這場演講最令我震驚的投影片大概就是「如何快速、精準利用健保資料回答臨床問題?」,僅僅27天就可以由 idea accept,能達到這樣的效率,真的有可能把健保資料庫作為臨床決策 evidence-base 的依據。

        親自在現場聽蔡依橙醫師講「學術發展的策略」:站在 reviewer 的角度想、注重影響力而非 impact factor、建立令人信賴的品牌,果真是比單單看網誌的文字更有醍醐灌頂的感覺。而聆聽蘇怡寧醫師的演講是意外的驚喜,除了行雲流水的演講風格外,衝出台大醫院的桎梏轉型精緻醫療成功,更是為我們還在白色巨塔中運轉的小齒輪開闢了另一條可能的出路。邱建勳醫師除了賞心悅目的外表(投影片),也讓我看到了內在對研究的熱情,才是支持他一路走來的原動力。賴奕菁醫師則是實際的提醒我們要搞清楚自己的狀況,沒資源就用小錢作出針尖的研究,讓主編不收會難過。

        (編按:為什麼我看到邱建勳醫師那行時很想笑 XDD 您特別補充是「投影片」,是怕人家誤會他長相俊美嗎?XDD)

        感謝蔡醫師和策展團隊還有各位演講者的用心,讓我除了獲得實用的突圍建議之外,能看到醫院體制內外醫者的典範,也看到教育家和領導人的風範。


喜歡新思惟國際的活動嗎?追蹤我們,由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