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醫學研究論壇:嚴峻系統壓力 實用突圍建議 YMRF2013

尋求解惑的密碼


作者:三軍總醫院 澎湖分院 整形外科 李存昌 醫師
  



        已經在網路上觀察和接觸 新思惟國際 這個團體的消息活動許久,一直很好奇也很心動,因為它舉辦活動切入的角度,一直很務實也很有趣,從「那些年 我們如何走出挫折」至今,始終心動未曾行動。

        終於今年我也成了主治醫師了,也開始思索未來自己的方向。就像諸位講者說的,充分感受到健保崩壞下生存的辛苦,和大廟小廟安身立命的抉擇。因著這樣不安的焦慮,我報名了這次的課程,想尋求可能的解答。

        身為一位外科醫師,忙碌的臨床工作和文書作業,常常佔據我們生活的大部分,剩下的時間要再分給家庭和研究,所剩無幾,特別是對我們這種萬事皆得親力親為的抬轎世代。在外科中,許多老前輩皆以醫院為家為榮的價值觀,常讓我思考著世代之間,對工作、家庭和生活價值觀的差異。也因此,吳昭慶醫師的講題特別讓我期待。

        在吳醫師的演講中聽到幾個重點,第一個就是效率,這點我百分之一百的贊同。在繁忙的工作中,有效率是唯一可以提早回家的路。其實這就和 P 部落格中提到的「天下武功 惟快不破,講的是同一個信念。果然當一個人想讓自己更好更進步的過程,都會經歷許多相同的體會。我也期許自己手術更精進,加快轉台率,能有更多的時間做更多值得的事。至於如何委婉的說不,吳醫師也有精闢的實例,我想這也算是必修的內功之一。

        而百聞不如一見的蔡 P,各方的風采的確有過人之處,我也受教許多。那句臨床醫學研究所怎麼沒有臨床,都在做基礎搞 LAB 確實和我的感受如出一轍。對於想讀博士班做研究的臨床醫師,現行的體制只有進實驗室一途。在我心中,對外科醫師來說,這樣的全職博士班選擇無異自廢武功;這樣的在職班則是燃燒僅存的家庭生活殆盡。能夠研究就和每天做的醫療服務一致,真的是最完美不過的事。相較於有 SCI 就好的雞肋文章亂發現況, P 對研究投稿的要求和堅持、對個人品牌的經營和自我實踐的過程,也讓我看到許多不一樣,可以砥礪自己的面向。

        邱建勳醫師是十年前我當實習醫師時,帶過我的住院醫師。悠悠一別,他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峰迴路轉,成就了自己的研究之路。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挖掘出另一種理想與現實生存的姿態。而賴奕菁醫師蘇怡寧醫師兩位科別際遇不同,但霸氣一致的講者,都在學術之海翻騰騁馳後,找到下一站的出口,讓我又更深思混黑道(搞研究)這一遭的代價與值得。

        其實許多困惑和焦慮,或許不是這一日課程能說明的,但它仍舊幫我釐清一些事情的面相。我很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因為我感受地到傳遞這些價值的誠懇,和試圖一起走出困境的熱情。當一個婦產科診所對進步儀器的投資追求可以超過醫學中心時,我也不懷疑新思惟這課程試圖追求和衝擊出的更大願景。期待我也能找到自己的道路。


新思惟團隊,挑戰怎樣的願景呢?最新活動,請見此